• 首页
  • 期刊简介
  • 编委会
    第六届编委会
  • 投稿须知
    文章要求
    投稿指南
    发表学术论文“五不准”
  • 本刊稿约
  • 期刊公告
  • 联系我们
引用本文:
【打印本页】   【下载PDF全文】     【下载PDF阅读器】  【关闭】
←前一篇|后一篇→ 过刊浏览    高级检索
本文已被:浏览 159次   下载 0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
码上扫一扫!
分享到: 微信 更多
字体:加大+|默认|缩小-
内界膜剥离对糖尿病性黄斑前膜患者黄斑区血流信号的影响研究
李博;苟文军;解宸;游慧;白梦天;李恒;1
遂宁市中心医院眼科中心
摘要:
目的 探讨术中内界膜(ILM)剥离对糖尿病性黄斑前膜(ERM)患者黄斑区血流信号的影响。方法 糖尿病性ERM患者分为ERM+ILM剥离组(18眼)和ERM剥离组(19眼),均行标准玻璃体切除术,随访至术后6个月。比较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(BCVA)、中央黄斑厚度(CMT)、血管密度(VD)、血管长度密度(VLD)、中心凹无血管区(FAZ)面积和中心凹无血管区(FAZ)圆度。结果 ILM剥离对两组患者的BCVA、CMT的变化没有影响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在浅表毛细血管丛(SCP)中,ILM剥离与否不影响VD、VLD、FAZ面积和FAZ圆度的变化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在深部毛细血管丛(DCP)中,ILM剥离对VD、VLD和FAZ圆度的变化有影响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;ERM+ILM剥离组术后第6个月的VD、VLD和FAZ圆度与ERM剥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结论 糖尿病性ERM患者术中剥离ILM延迟了黄斑区深部毛细血管丛血流信号的改善,增加了深部黄斑缺血的风险,但不影响术后BCVA和CMT的恢复。
关键词:  糖尿病  视网膜前膜  内界膜  血管密度  血管长度密度  黄斑缺血  
DOI:
分类号:
基金项目:
Abstract:
Key words:  
您是本站第  84719013  位访问者!蜀ICP备11024768号
版权所有:(C) 四川省医学会 2010 CopyRight www.scyx.org.cn all right reserved.
地址:成都市玉林南街2号附3号   电话:028-86136765 邮编:610041
技术支持: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