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期刊简介
  • 编委会
    第六届编委会
  • 投稿须知
    文章要求
    投稿指南
    发表学术论文“五不准”
  • 本刊稿约
  • 期刊公告
  • 联系我们
引用本文:
【打印本页】   【下载PDF全文】     【下载PDF阅读器】  【关闭】
←前一篇|后一篇→ 过刊浏览    高级检索
本文已被:浏览 156次   下载 0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
码上扫一扫!
分享到: 微信 更多
字体:加大+|默认|缩小-
HIV/AIDS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前后APRI 、FIB-4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
谭清;白一春;夏仁兴;杨发成;杨彤彤;何盛华;1,2
1.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安医院感染科;2.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感染科
摘要:
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(HIV)/艾滋病(AIDS)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(ART)前后肝纤维化指标(APRI和FIB-4)变化及影响因素。方法 评估HIV/AIDS无合并症组(A组)、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携带者(HBV)组(B组),合并脂肪肝组(C组) ARI前后APRI和FIB-4变化,以及APRI(>0.5)、FIB-4(≥1.45)异常发生率及影响因素。结果 ART前后,A组(203例)、B组(23例)、C组(43例)中APRI水平分别为:0.36(0.28,0.46) vs. 0.31(0.22,0.42)、0.35(0.26,0.48) vs. 0.26(0.21,0.37)、0.34(0.26,0.59) vs. 0.31(0.24,0.49),较ART前,ART后APRI水平均下降,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01、P=0.028),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=0.067)。FIB-4水平结果类似。ART前后,APRI、FIB-4异常发生率分别为:22.30%(60/203) vs. 19.17%(51/266)、12.27%(33/269) vs. 8.64%(23/266)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ART前,相对于年龄≤29岁,≥40岁(OR 41.17,95%CI 10.11~167.58)组以及ART 42个月,≥30岁(OR 11.56,95%CI 2.46~54.25)和高体质指数(BMI≥25.0 kg/m~2)(OR 7.67,95%CI 2.30~25.57)是APRI+FIB均异常的风险因素。结论 部分HIV/AIDS患者ART前后存在肝纤维化,长期ART后HIV/AIDS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改善,而肝纤维化的异常发生率无明显改善。
关键词: 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/艾滋病  肝纤维化  天门冬氨酸转氨酸/血小板比值指数  FIB-4  
DOI:
分类号:
基金项目: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(编号:2017100);
Abstract:
Key words:  
您是本站第  84717936  位访问者!蜀ICP备11024768号
版权所有:(C) 四川省医学会 2010 CopyRight www.scyx.org.cn all right reserved.
地址:成都市玉林南街2号附3号   电话:028-86136765 邮编:610041
技术支持: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