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期刊简介
  • 编委会
    第六届编委会
  • 投稿须知
    文章要求
    投稿指南
    发表学术论文“五不准”
  • 本刊稿约
  • 期刊公告
  • 联系我们
引用本文:
【打印本页】   【下载PDF全文】     【下载PDF阅读器】  【关闭】
←前一篇|后一篇→ 过刊浏览    高级检索
本文已被:浏览 500次   下载 0次 本文二维码信息
码上扫一扫!
分享到: 微信 更多
字体:加大+|默认|缩小-
不同营养状况高龄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
魏高辉;张川;朱朝江;王旭开;1
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
摘要:
目的 分析不同营养状况高龄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。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高龄(≥80岁)冠心病患者90例,使用MNA-SF量表进行评估后分为营养正常组(n=45)和营养不良组(n=45),采用阿托伐他汀(20 mg/d)治疗6个月后,检测患者的血清总蛋白、白蛋白、总胆固醇(TG)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、甘油三酯(TG)、肌酐(Scr)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(ALT)、肌酸激酶水平(CK),同时记录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。结果 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之间的性别、高血压、吸烟人数比例及年龄、总蛋白比较,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而MNA-SF总分和白蛋白营养不良组均小于营养正常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治疗后TC、LDL-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,且治疗后营养正常组TC、LDL-C水平较营养不良组显著降低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治疗后TG和HDL-C水平虽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,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治疗后营养不良组AL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,且较治疗后营养正常组ALT水平显著增高(P<0.05);CK和Scr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营养不良组高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组(P<0.05)。结论 在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老年冠心病伴营养不良患者时,容易增加药物的毒副反应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,临床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。
关键词:  营养状况  高龄  冠心病  阿托伐他汀  
DOI:
分类号:
基金项目:
Abstract:
Key words:  
您是本站第  83738491  位访问者!蜀ICP备11024768号
版权所有:(C) 四川省医学会 2010 CopyRight www.scyx.org.cn all right reserved.
地址:成都市玉林南街2号附3号   电话:028-86136765 邮编:610041
技术支持: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